●案例分享
36歲趙小姐為上班族,因鼻中膈彎曲,多年來深受鼻塞、喉嚨痛所苦,20歲時接受「傳統鼻中膈矯正手術」,鼻塞等問題稍稍舒緩,但過沒多久,發現左邊鼻孔又開始塞住,導致呼吸不順,更漸漸發現鼻子越來越塌,甚至有朝左邊歪斜之感,讓她對自己的外貌相當沒自信,四處求醫希望能找回健康。
當患者到診間時,先用內視鏡為患者檢查,發現她的鼻中膈仍明顯往左邊彎曲,詢問後,病人百思不得其解,認為自己十多年前已經做過「傳統鼻中膈矯正手術」,為何還會再有鼻中膈彎曲、鼻子塌掉的問題呢?
其實,「傳統鼻中膈矯正手術」為了維持整體鼻型穩定度,會保留鼻頭與鼻背約1到1.5公分的L型鼻中膈軟骨,但趙小姐鼻中膈軟骨過軟,當進行傳統鼻中膈矯正手術時,L型鼻中膈軟骨無法承受鼻子軟組織和鼻頭的重量,導致術後支撐力不足,進而產生明顯的塌陷,除了重複鼻塞之外,外觀也有了改變,此時就必須考慮其他手術方式。
經溝通後,決定透過「結構式鼻整形」的概念,先將病人的耳軟骨取出,重新設計後,縫在病人支撐力弱、第一次術後殘留的鼻中膈上來加強整個鼻部的支撐,再利用剩餘的耳軟骨,塑造出病人鼻頭的形狀,藉此徹底改善鼻部功能,也順道改善病人外觀,進而增加她的自信心。
其實多數人接受「傳統鼻中膈矯正手術」時,只要醫師經驗豐富,當發現病人鼻中膈軟骨過軟,或是留下來的L型鼻中膈軟骨不夠穩固,就可以透過其他方式解決,術後就能避免鼻子坍塌的問題,也能免於二次手術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