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宇耳鼻喉科
康福耳鼻喉科
鼻塞|鼻過敏|打鼾治療中心
![]()
鼻腔內有上、中、下,三對鼻甲,有導引氣流、加濕、過濾空氣的重要生理功能,其中最下方的下鼻甲是體積最大的一對,當它的體積過大就會阻塞我們鼻腔的通道,造成鼻塞。
透過內視鏡的比較圖可以看到,下鼻甲肥大的患者,虛線框起來鼻道只有一個小縫隙,氣流無法順利通過,因此患者會常常感到鼻塞。下鼻甲肥大是臨床上鼻塞相當常見的原因,因此下鼻甲體積縮減手術在處理鼻塞中是很常被使用的一種手術方式。
過去的手術方式是直接使用剪刀將下鼻甲做部分的切除,傷口較大、出血多、恢復期長,常常需要全身麻醉住院處理。
隨著醫學的進步,各式各樣新式的診斷或是治療工具不斷的更新,精準客製化的醫療成為現代醫學努力的方向。在現在我們要讓下鼻甲的體積縮減,有更好的選擇 —內視鏡微創螺旋刀下鼻甲手術。
今天就來跟大家談談,「內視鏡微創螺旋刀下鼻甲手術」到底怎麼進行。
螺旋刀目前廣泛應用在鼻子的內視鏡手術中,大致上分成兩種,一種是處理下鼻甲的螺旋刀,另外一種則是用來進行功能性鼻竇內視鏡手術的螺旋刀。
原理都是利用刀頭前方的切割刀快速旋轉來絞碎我們要移除的組織,手術時因為裡面的切割刀會不斷的旋轉,因此命名為螺旋刀。
下鼻甲所使用的微創螺旋刀,它的直徑只有2 mm的大小,粗細大概跟原子筆筆芯差不多。
尖端有一個湯匙狀的刮杓,可以用來精準的進到下鼻甲黏膜下肥大組織的區塊;裡面內管的部分是一個會高速旋轉的微型刀片,手術過程會不斷高速旋轉來絞碎要移除的組織;後方則是會接上抽吸器,將已經被絞碎的組織抽走。
對比傳統手術未使用內視鏡的直接切除,微創螺旋刀下鼻甲手術使用內視鏡輔助,僅在下鼻甲最前端製造一個約3~5mm的小切口,所有的手術步驟都利用這個小切口來進行操作。
在螺旋刀進到要移除的黏膜下層時,高速旋轉的刀頭會逐步將要移除的黏膜下肥大組織絞碎抽出,因為表面的黏膜都沒有受到傷害,鼻甲的生理功能可以得到最大的保存,術後恢復也相當迅速。
在螺旋刀剛推出時,手術醫師僅執行上述的步驟,移除了下鼻甲黏膜下肥大的腺體與靜脈叢,但是有的患者除了黏膜下組織肥大之外,鼻甲骨也相當粗大,因此手術效果相較鼻甲直接部分切除效果較差。
比較新式的做法,我們會透過前方開窗的小洞,來同時移除一部分的下鼻甲骨,來達到更好的效果。
整個手術的過程,簡化來說,就是在下鼻甲的最前端開了一個小洞,透過這個小洞
1.使用微創螺旋刀把黏膜下肥大的腺體與靜脈叢移除
2.把較為粗大的鼻甲骨移除一部分
反覆由前到後執行這兩步驟,來達到縮小下鼻甲體積的效果。